71年坎坷,71年征程,今天的中國以一副全新的自信昂揚的姿態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世界每一個人感受到了今日中國的自信與強大。在這個普天同慶的節日即將到來的時候,輝縣市峪河鎮豐城村精神??漆t院,依然如往常一樣的忙碌著。這家醫院安裝有中央空調、電梯等基礎設施;并擁有13臺大型檢測儀器和實力強大的醫療團隊。經過多年的運作和不斷改進,于2008年2月被我市合管辦批準為新農合醫療機構;2009年被我市社會勞動保障局定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醫療機構;2009年11月成立了中共輝縣益民精神病醫院黨支部;2010年,被輝縣市殘聯定為精神智力殘疾人托養院。新鄉市殘聯領導曾蒞臨我院檢查指導工作,對我院取得的成就給予充分肯定。我院于2010年被輝縣市殘聯授予“輝縣市助殘模范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提起這家醫院,當地干部和群眾都耳熟能詳。院長張家明是一個優秀的中共黨員,他撰寫的論文<<農村50例神經癥患者就診途徑及心理分析>>曾在九省二市心理衛生學術會議大會上作重點宣讀,撰寫的《齊拉西酮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對照研究》與《心理干預隊電休克治療患者家屬情緒的影響》曾在河南省精神病醫院主辦的《臨床心身疾病雜談》上發表。這些作品均在業界產生了一定影響。
張家明院長本著“懸壺濟世,醫者仁心”的處事態度和作風,救助流浪人員、幫扶貧困人員、收治各類患者、并從事著精神智力殘疾人的等級評定工作。先后獲得“好鄉賢”、“助殘扶貧先進個人獎”等榮譽稱號,被群眾親切的稱為“精神患者的貼心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緊繃著所有人的神經,一場史無前例的特大暴雨也來助陣施虐,讓有精神病史和成員的家庭壓力倍增。院長張家明的兒子張吉寧子承父業,現在是輝縣益民精神病醫院的副院長。他勇挑大梁,在衛健委指導下開通了輝縣心理援助服務熱線,解決災害期間人們的心理疾病,成為了廣大志愿者們的領航者和帶頭人。在輝縣益民精神病醫院,張家明、張吉寧父子帶領全院職工堅守在防疫一線,用責任和擔當詮釋著對黨的熱愛。
精神科的每個醫生由于其職業的特殊性,與同行相比枯燥且充滿風險。 精神病患者和智力障礙病人,在家鬧得雞犬不寧;上了街,偶爾還會受到他人的歧視。但這個特殊群體在院長張家明眼里,卻是最值得可憐、最需要幫助的人。從他在家中收留患者開始,到如今輝縣益民精神病醫院成立住院部,被他救助過的精神病患者多達上萬人。 張家明院長以身作則,要求醫院每一名員工,都要做到“待病人如親人”。“精神病患者離開了家,醫院就是他們的家,他們離開了自己的親人來到我們這里,我們就是他們的親人。”這是張家明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善良是這對父子最好的代名詞??床〉幕颊咧?,時常遇到生活窮困、沒錢看病的,父子倆就會用自己的錢為患者交費,“先看病要緊”,這對父子的抽屜里放著一摞厚厚的病人主動打的欠條,有的甚至欠了十幾年,但他們從沒去要過賬這就是這對父子對黨的忠誠。 一位護工臨時請假,一時找不到替班的人,黨支部書記穆紹利心疼護工連軸轉上班,不顧自己年紀大身體弱,奮勇頂上去,病房里黨支部書記穆紹利給病人喂飯打濕了衣服顧不得換,仍然坐在哪里兩三個小時默默不語,那是她在耐心地傾聽患者講述自己的不幸和痛苦,當患者說到傷心處時,她適時進行安慰和鼓勵進行心理疏導。一個班下來忙得顧不上吃飯,渾身酸痛但她沒有絲毫抱怨。“能為病人減輕點痛苦,是我最大心愿”。這就是一個優秀優秀共產黨員用自己實際行動對黨最好的表白。
“醫者無界”是院長張家明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因此,當他面對自己的病人時,年長者視為父母,年少者視作兒女。特別是對待精神病患者,精準用藥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要在心理上給予他們關愛、關心、撫慰、疏導。只有你真心的把病人當親人,病人才會感激你,把你當“救星”。
2021年,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百年不遇的洪澇災害,院長張家明召開黨員和全體醫護人員大會,并成立了防疫領導小組和防汛領導小組,院長張家明擔任領導小組長,并下發了相關制度及責任落實決定,他說:“只要國家需要,我們必須到一線去。 ” 疫情期間,張家明院長帶領醫護人員對醫院進行消毒;張吉寧則帶領醫護人員對村里的街道消毒。一天兩次消毒,成為醫院每天的日常。 疫情期間大范圍的封村、封路開始了。路雖然封了,卻沒有封住輝縣益民精神病醫院關愛病人的一顆心。針對精神病人不能間斷用藥的情況,采取手機聯系、視頻問診、查閱檔案、送藥到卡點的辦法,讓患者都能及時拿到所需的藥物。 在患者居家治療期間,患者能來到卡點的,醫院主治醫生都要親自去接訪,以更便準確地了解病人的情況。為防止接觸性感染,醫生必須嚴格履行防護措施,確保做到既不能感染自己,更不能將病毒帶回醫院。這就是黨員在國家危難之時對黨的無私奉獻。
目前,輝縣市豐城益民精神病醫院的患者來自四區八縣及周邊省份涉及面比較廣,由于醫院設置在村里,交通不便,張家明院長決定在輝縣城區建一所二級精神病醫院,以便更好的服務廣大患者。 洪澇肆虐之際院長張家明更是不顧自己受災慘重,依然把洪水淹沒家園的鄉親接到醫院的養老院樓上的安全地帶管吃管住,并自己出資協助鄉親抗洪排水,為鄉親生產自救提供便利條件,洪水過后張家明院長第一時間就帶肩負起了為鄉親們家園消毒的重任。 我國已經日漸步入老齡化社會,這也是黨和國家最頭疼最難解決的問題,為國分憂,回饋國家是這對父子時刻不忘的本分,這對父子毅然在輝縣益民精神病醫院的基礎上于2021年3建起了高標準的醫養結合的養老院,提供日間照料,短期康養,長期康養等多種入住方式,可為殘疾人,自理,半自理,失能等不同老人提供居住,讓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用實際行動為國家為黨分憂排難。
14年堅守,14年付出, 今天的輝縣益民精神病醫院正邁著穩健的步調,懷著對黨對人民的忠誠信念,堅定不移地走在救死扶傷的道路上。所有的醫務人員必將以更謙卑的態度,更飽滿的熱情,更高超的醫術服務于人民大眾,與年輕的共和國共同進步,書寫未來新篇章,在祖國國慶71年之際用實際行動為祖國獻禮!